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时强调,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考古事业不断发展,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河南三门峡仰韶村遗址,正在进行仰韶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让人们更充分地认识了我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仰韶文化。
1921年10月,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断探索,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已被初步揭示,它分布范围涉及黄河中游甘肃、青海、河南、山西、陕西等10个省区,内涵极其丰富。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殷商时期的重要区域文明,从2020年底开始新一轮发掘至今,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有上万件精美而神奇的文物出土,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丽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二里头、石峁、良渚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水下考古稳步推进,“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发掘文物超过18万件/套,“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考古工作进一步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散落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它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蕴含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今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5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正有序展开。